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
2022年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这一天也将迎来联合国第13个中文日,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携手中文联盟共同举办“国际中文日”。作为全球中文大家庭共同的节日,“国际中文日”已经连续举办两年,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1000多万民众的参与。
2022年,国际中文日以“中文: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将举办线上专题主页、“云体验”中国多彩文化等众多活动,中国广播艺术团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它以中国节气文化为切入点,以《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为素材。
通过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从语言、文化、音乐等多角度对二十四节气音乐会中的8首作品进行精彩讲述,从而打造“万物生长——聆听时间的旋律”节气主题系列音乐视频。
节气主题系列视频将在国际中文日专题页面进行首发,同时还将在中文联盟官网、公众号、官方微博及其众多海外平台进行推广宣传,我们将通过中国音乐文化精彩演绎共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原创出品的《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策划,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携手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导演聂芳以及中国电影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共同打造,他们将二十四节气化为音乐的语言,将时光流转的美景化为音乐的想象,让中西融合的方式赋予“二十四节气”新时代的生命力。音乐会走进北京展览馆剧场、顺义大剧院等演出场地,以如诗如画的视听效果,为观众带来唯美雅致的艺术享受。
音乐会以“跨界、融合、创新、多元”为主题定位,基于西方交响乐编制,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大鼓、排鼓、竹笛、唢呐、古筝、琵琶、三弦均等融入,并加入电声乐团、吟唱和古典舞蹈,且运用了特殊的物理乐器,如水乐、雨棍、风铃和鸟哨等,巧妙地将中西方经典乐器、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紧密融合,打造了一台整体风格清新隽永,诗意浓浓又极具创意的音乐会。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蕴含着天人合一、顺时而动的人生哲学,有如流淌的生命之诗,浸润在中国人的文化根脉中。作曲家在书写每段节气音乐时,更是将节气背后的文化根脉融入其中,这在中国文化的深远传播上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春分时节的“赶集忙”,正如春分时自然现象中白昼等长、温度适中的“阴”“阳”协调,乐曲中传统乐器笛子、三弦的交织融合,在音区和音响上也产生“阴阳平衡”的效果;夏至的“逍遥游”,中西方乐器交错、呼应,争奇斗艳,宛若莘莘学子在夏夜约上三五好友把酒谈天的惬意逍遥;白露时分的“忆蒹葭”,以五声调式突出古典气息,伴随《诗经·蒹葭》的诗句娓娓道出矜持而深邃的“中国式爱情”;冬至的“饺子宴”,将民俗与节气融合,以在国际上颇负盛名的中国传统节令美食“饺子”为题,在欢快的律动中讲述民俗文化的乐趣。在全新制作的“万物生长——聆听时间的旋律”节气主题系列音乐视频中,诗情画意的视听呈现配合作曲家的多角度讲解,将使全世界的观众在感悟岁月变迁的同时,深深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当传统二十四节气遇见交响乐,时间与空间交叠,节律与乐律重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凝聚于乐音,将为全世界带来一缕古韵新风。中国广播艺术团基于《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版权素材,重新剪辑、制作的“万物生长——聆听时间的旋律”节气主题系列音乐视频,将通过中国音乐文化全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想看到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音乐视频,请点击国际中文日专题页面。https://2022zhongwenri.chineseplus.ne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