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应邀参加首届国乐之春 国家大剧院上演“国乐绽放”
4月16日,作为国家大剧院“国乐之春”的重要演出之一,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国乐绽放 经典永恒”音乐会隆重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观众们在现场感受到了“国家级艺术院团”带来的强大艺术感染力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乐精神。国乐之春是国家大剧院首次推出的民族音乐主题特别策划艺术节,与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隔年呼应,形成丰富的大剧院音乐类主题艺术节阵列。本届国乐之春以“国风雅韵”为主题,邀请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多支国家级民族乐团,奏响各具风格的多彩国乐。当代国乐名家齐聚一堂,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演绎,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传承与时代发展。
当天恰逢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平安抵京的欢庆时刻,为音乐会平添了别样的意义。本场全部曲目均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原创或首演的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体现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继承与创新的优良传统。
本场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他的指挥风格准确细腻、层次清晰,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演奏风格完美融合,碰撞出惊艳的艺术火花。著名表演、朗诵艺术家瞿弦和担任讲述人,用艺术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经典民族管弦乐曲目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理念。
当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平安归来、举国欢腾,这是伟大祖国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之崛起。乐团演奏了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出品的原创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崛起》第五乐章《中华崛起》。神舟飞天、国运昌盛,用音乐的语言倾情叙述,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不断的创新传承中,在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确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和打击乐为基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基本构架,并为海内外众多民族管弦乐团广泛参照,被称为“彭修文模式”,乐团为中国的民族管弦乐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决守护好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优良传统,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本场音乐会演奏的所有曲目均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原创或首演的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还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乐团,只有广泛吸取外来的优秀元素,主动地学习、借鉴,才会更丰富、更博大,更有生命力;如果固步自封,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我们这次邀请夏小汤指挥执棒,就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作为西方交响乐的优秀指挥,夏指在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合作中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是“完美主义者”,要求乐团在对位衔接中,达到“齿轮的精度,钻石的密度”。在对经典传统曲目的处理中,他不拘泥于谱面的音符节奏,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用音乐来构建画面,让乐曲有虚有实,演奏似下笔,空拍似留白。虚实之间,把中国音乐的传统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排练中,他对呼吸气口,触弦角度,演奏力度等调整得极为精确平衡。使乐团在交响性,音乐性上更进一步。
我们更要面向未来,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不断向前发展。虽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处于业界的一流水平,但是对于高品质的艺术追求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将继续狠抓乐团建设,积极推进乐团职业化进程、邀请更多的高水平指挥执棒、加强原创作品创作力度,始终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发挥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导向性、示范性、引领性作用,书写新时代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