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人间四月天》音乐诗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弦凝指咽声停处,诗词传情万千重。4月5日,恰逢草长莺飞、气清景明的时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人间四月天》音乐诗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乐团常任指挥葛亚南执棒,古琴演奏家赵家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薛琦,特邀朗诵艺术家李立宏、李洪岩、董丽娜、郑伟,与乐团携手呈现一场气势磅礴、浸润心灵的听觉盛宴。本场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艺术家将精心编配的民乐作品与经典诗词完美融合,在悠扬的民族音乐映衬下,古琴、大提琴、琵琶、二胡等乐器与乐团携手奏响“人间四月天”的美妙乐章,慷慨激昂、润物细无声的诗词名篇,在朗诵家饱含深情的演绎下、带给广大观众荡涤心灵的艺术享受。
音乐会开篇,民族音乐勾勒出《国风》的锦绣山河,乐曲以传统古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为动机,运用双主题展开变奏的写法交织在丰富变幻的和声色彩进行中,层层递进、错落有致,“弘中国之风骨、扬民族之精神”。
李立宏朗诵《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聆听民族管弦乐的恢弘织体,乐声如水流淌过《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化作音符的涟漪。朗诵艺术家李立宏用诗意的语言勾勒出浩瀚空明的意境。民族管弦乐《月亮歌》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对月亮的崇拜。作曲家通过音乐语言展现了月亮的“静、明、行”特质,既有静谧的夜曲风格,又蕴含流动的韵律感,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古琴演奏:赵家珍
《侠风禅影》是中国广播艺术团驻团作曲家白浩钰为古琴演奏家赵家珍量身创作的一首古琴协奏曲,琴曲中融合了侠客的豪气,又不失佛禅的意韵。古琴的灵动洒脱和乐队的恢宏气势相辅相成。
李洪岩朗诵《满江红》
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在朗诵艺术家李洪岩铿锵有力的吟诵与民族音乐的多层次铺垫中迸发激情。诗词与民乐交织,以排山倒海之势,重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民族管弦乐
大提琴演奏:薛琦
在乐队的合奏下,大提琴用磁性的声音浅吟低唱、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薛琦深情款款的演奏,与朗诵艺术家娓娓道来、韵味十足的诗歌默契融合,将《人间四月天》的美妙意境演绎得入木三分。
董丽娜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优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的排比句式将画面巧妙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朗诵艺术家董丽娜用清澈灵动的声音 ,将观众带入四月天的芬芳与娉婷,诗歌以抽象的爱和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闻听美不胜收。
郑伟《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诗词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朗诵艺术家郑伟的声音演绎让观众在聆听中穿梭时空,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与深沉情感。民族管弦乐《忆》的旋律里流淌着无尽的思索,仿佛在耳畔萦绕着爱人轻吟的歌。
四位朗诵艺术家携手朗诵《读中国》,在结尾的诗句中更是邀请全场观众高声诵读,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民乐版《我的祖国》激动人心的旋律响起,如同黄河奔涌、又似长城巍峨,通过指挥与乐队默契合作的倾情演绎,汇聚成优美动人的诗篇。观众们侧耳倾听、用心共鸣、掌声雷动,在民族管弦乐的浩瀚与诗词的隽永中,品鉴东方美学的精神意境。
《人间四月天》音乐诗会将民族音乐与经典诗歌在舞台上融合呈现,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激活和个性化表达,更是在当代语境下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价值。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观众通过音乐赏析切身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